牡丹皮| 覆盆子| 鸡骨香| 山茱萸| 山银花| 木槿花| 海马| 绵萆薢| 土荆皮| 麻黄根| 鬼针草| 人参叶| 黄药子| 猪胆粉| 鹤虱| 甘草| 黄精| 猫爪草| 小檗皮| 人参
共收录中药895
中药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方剂 >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

  【方剂名】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 当归尾二钱(6g) 赤芍一钱半(4.5g) 地龙一钱(3g)川芎一钱(3g) 桃仁一钱(3g) 红花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

  【方解】本方证为中风后,气虚血瘀,血行不畅,脉络瘀阻所致。由于正气亏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故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气虚血瘀,舌本失养,约束无力,故语言謇涩,口角流涎;气虚不固,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遗尿不禁;苔白,脉缓为气虚之象。可见,本方是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即王清任提出的“因虚致瘀”理论。治宜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为君药,意在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使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尾长于活血养血,化瘀不伤血,为臣药。与黄芪同用为“当归补血汤”,能补气生血,既弥补经脉血瘀而致的血虚不足,又使活血通络而不伤正。川芎、赤芍活血和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性善走窜,通经活络,行走全身,以行药力,共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化瘀药同用,体现了益气活血法,使气虚得补,经络得通,补气而不壅滞;二是黄芪用量独重,5倍于方中活血化瘀药的总量,使气旺血行,活血而不伤正。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气虚血瘀的代表方,以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苔白脉缓为辨证要点。使用本方需长期服用,才有效果。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使用注意】临证时方中生黄芪宜从30~60g开始,逐渐加量至120g。本方需久服方能显效,愈后应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中风后半身不遂属阴虚阳亢,或痰阻血瘀者忌用本方。

  【方歌】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瘀阻经脉用桃红。


最近更新时间:2014-01-13

推荐方剂

蛇莓蛇莓

四逆散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四逆者,乃手足不温也。其证缘于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达于四末所致。此“四逆”与阳衰阴盛的四...[详细] 保和丸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功效为消食和胃,清热化湿,主治食积内停。保和丸为治疗食积的通用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肠...[详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正规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也恳请批评指正。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中药 | 网站地图 | 中药材名称大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Copyright © 2016 www.zhongy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药查询 京ICP备130044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