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胆| 陆英| 辛夷| 无患子| 凌霄花| 石韦| 藁本| 泽兰| 白花丹| 叶象花| 白前| 矮地茶| 川木通| 千年健| 汉桃叶| 化橘红| 山柰| 土党参| 金沸草| 人参
共收录中药895
中药

牡丹皮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牡丹皮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芍药科植物多果牡丹(药用牡丹、八果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subsp.lishizhenenii(B.A.Shen)B.A.Shen、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银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D.Y.Hong,K.Y.Pan et Z.W.Xie)B.A.Shen或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药材历史考证】牡丹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巴郡山谷及汉中。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本草经集注》云:“今东间亦有,色赤者为好,用之去心。”《新修本草》云:“牡丹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凋。根似芍药,肉白皮丹。”《四声本草》云:“今出合州者佳,白者补,赤者利;出和州、宣州者并良。”《日华子本草》云:“此便是牡丹花根,巴、蜀、渝、合州者上,海盐者次。”《本草图经》曰:“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花有黄、紫、红、白数色,此当是山牡丹。其茎梗枯燥,黑白色。二月于梗上生苗叶,三月开花。其花叶与人家所种者相似,但花止五六叶耳。五月结子黑色,如鸡头子大。根黄白色,可五七寸长,如笔管大。二月八月采,铜刀劈去骨,阴干用,此花一名木芍药,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药中不可用,此品绝无力也。”并附有“滁州牡丹”图。李时珍曰:“牡丹惟取红、自单瓣者入药,其千叶异品,皆人巧所致,气昧不纯,不可用。”考以上本草所载巴郡,在今四川重庆一带;汉中,即今陕西汉中;剑南,在今四川省境内,治所在今成都。合州,即今四川合川;和州,即今安徽和县一带;宣州,即今安徽宣城、泾县、南陵、铜陵县一带;巴、蜀、渝、合州,均在今四川省境内;海盐,即今浙江海盐县一带;丹、延、青、越、滁、和州,洽所分别为现今陕西宜川县、陕西延安市、山东益都县、浙江绍兴县、安徽滁州市。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芍药属(Paeonia)多种牡丹相符。其中《四声本草》所述的“出和州、宣州”者,《本草图经》所述产“滁、和州山中”者,李时珍所述白色单瓣者,主要是指多果牡丹(药用牡丹、八果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 subsp.lishizhenenii(B.A.Shen)B.A.Shen、银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D.Y.Hong,K.Y..Pan et Z.W.Xie)B.A.Shen。安徽省铜陵县凤凰山和南陵县丫山产的药用牡丹,为我国传统道地药材“凤丹皮”的原植物。在全国的牡丹皮药材中,其质量最佳,产量最大。即《四声本草》所载出“宣州”者。今铜陵县凤凰山和南陵县丫山,在唐代均为宣州辖境。由此可见,一千多年前的我国唐代宣州曾有过野生药用牡丹分布。后来由于受《四声本草》的宣传影响,加上牡丹皮为常用中药,野生资源不能满足人们的药用需求而逐渐转为大面积人工栽培。据笔者多年调查,铜陵县凤凰山和南陵县丫山一带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药用牡丹生长,并以种子繁殖,其原植物形态特征稳定。此外,在靠近《四声本草》所载和州(今安徽巢湖地区和县)的安徽巢湖市银屏山的悬崖绝壁上,至今还有野生的银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D.Y.Hong,K.Y.Pan et Z.W.Xie)B.A.Shen。每年谷雨前后三天的花开时节,前往观赏者甚多,已成为当地著名景观。据笔者近二十多年来的考察和研究,安徽省铜陵县凤凰山和南陵县丫山产的药用牡丹,主要有三个类群混生:

  第一个是多果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 subsp.lishizhenenii(B.A.Shen)B.A.Shen:二回羽状复叶有小叶11~15片,末回羽状复叶有5小叶,心皮6~8枚,瞢荚果6~8枚。原产安徽皖南山区。

  第二个是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二回羽状复叶有小叶11~15片,末回羽状复叶有5小叶,心皮不超过5枚,瞢葖果不超过5枚。据考证,本植物系近代从河南引种。

  第三个是银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D.Y.Hong,K.Y.Pan et Z.W.Xie)B.A.Shen:叶为二回三出复叶,末回复叶仅有3小叶,心皮不超过5枚,瞢荚果不超过5枚。

  【植物形态鉴定

  1.多果牡丹(药用牡丹、八果牡丹)《时珍国医国药》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 subsp.lishizhenenii(B.A.Shen)B.A.Shen 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 var.lishizhenii B.A.Shen in Acta Phytotax.Sin.35(4):360.1997.

  TYPE:China(中国).Anhui(安徽),Ningguo County(宁国县),Banqiao(板桥),alt.400~500 m,road-sides,on slope,1997—04—20,Shen Bao an PB981(Lectotype in Wuhu Municipal Drug Bureau of Anhui Prov—ince!);Tongling County(铜陵县):Fenghuang Shan(凤凰山),alt.200~280米,roadside on slope,1984 04 17,Shen Bao an PBl017;Nanling County(南陵县):Ya Shan(丫山),alt.200~250m,road side on slope,1984 0418,Shen Bao an PBl018(Isotype,in Herb.Wuhu Municipal Drug Bureau,Anhui);Nanling County:Ya Shan,alt.200 250m,road side on slope,1992 04 21,Shen Bao an PBl088,PBl089.

  本亚种不同于近缘植物的特征是:心皮6~8枚;瞢葖果6~8,长3.5445厘米;种子长9~12毫米。

  落叶灌木,高0.7~1.2米,有分枝。当年生新枝长达40厘米,新枝的中部叶为二回羽状3~5小叶复叶,有小叶11~15片,新枝的上部和下部叶有时为一回羽状5小叶复叶,顶生小叶卵形、倒卵形或狭、卵形,长7~14厘米,宽3~8厘米,通常不裂,有时2~3裂(裂片不再分裂),顶端尾状渐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圆形或平截,全缘。两面近无毛或沿中脉疏生短毛,小叶柄长10~35毫米,侧生小叶卵形、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4厘米,宽2~8厘米,通常不裂,近无柄或有2~15ram长的小叶柄;总叶柄长达24厘米。花单生于枝顶,直径14~20厘米;苞片5~7,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0.7~2厘米,无毛;萼片5,三角状宽卵形或卵形,长3~3.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尾尖;花瓣l0~15片,白色,有的内面基部带有淡紫红色晕,倒卵形,长7~10厘米,宽5~8厘米,顶端常2~4裂;雄蕊多数,长2~3厘米,花丝紫红色,花药黄色;花盘紫红色;心皮6~8,密生白色柔毛,柱头紫红色。瞢荚果6~8,纺锤形,长3.5~4.5厘米,密生淡黄褐色硬毛。种子卵形或卵圆形,长9~12毫米,宽7~9毫米,黑色,有光泽,无毛。花期4月下旬(谷雨前后),果期5~7月。

  本植物与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主要区别特征:心皮6~8枚;瞢荚果6~8,长3.5~4.5厘米;种子长9~12毫米。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有小叶11~15片,一回羽状复叶有小叶5片;小叶片较宽,宽3~8厘米,常有2~3裂;小叶柄长达10~15毫米;花较大,直径14~20厘米。《中药鉴定现代研究》专著中的彩图5(药用牡丹标本彩色照片)充分展示了本植物具有一回羽状复叶和心皮8枚的特征。发表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论文作者之一的李嘉珏先生,在他最近出版的学术专著《中国牡丹与芍药》中,也详细描述了本植物与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明显的区别特征。本植物原产安徽皖南山区,现主产安徽铜陵县、南陵县。野生植株首见于宁国县板桥乡,后在泾县陈村附近也有发现。本植物为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混生的三个类群之一。由上可见,本植物与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区别特征远远大于在牡丹组(Sect.Moutan)中以前学者发表的其他不同亚种类群,如四川牡丹与圆裂四川牡丹。所以理应将本植物升级为一个亚种。本植物在当地药农中被认为是质量最佳者。其中有八果者,药农习称八果牡丹。

  2.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

  本种叶为二回羽状5小叶复叶;小叶片较狭,宽2~4厘米,通常不裂;小叶近无柄;花较小,直径12.5~13厘米;心皮不超过5枚;瞢荚果不超过5枚,长2~3.2厘米;种子长8~10毫米。

  本植物的野生类型已极少见.模式标本由张家勋先生从河南嵩县杨山引到郑州。有学者在河南卢氏县发现了野生居群。这个种在河南西部尚有野生居群,但已极少。我们近年来走遍了现有文献记载的本植物模式标本和引证标本产地,检验了现存已知的所有植株,均证实其心皮不超过5枚,瞢葖果不超过5枚。本植物为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混生的三个类群之一。本植物原始发表的种名为杨山牡丹,所以理应采用本名。有人将本植物名改为凤丹,是错误的。因为凤丹只是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一个商品规格,商品规格中还有丫丹、连丹、刮丹等,这些都不是植物名。

  3.银屏牡丹(新等级)Paeonia yinpingmudan(D.Y.Hong,K.Y.Pan et Z.w.Xie)B.A.Shen,stat.nov.P.suffruticosa subsp.yinpingmudan D.Y.long,K.Y.Pan et Z.W.Xie in Acta Phytotax.Sin.36(6):519,fig.2,colour pI.2.1998.TYPE:(2hina.Anhui Province,Caohu Mt.Yinping Shan,on cliff,1997-04-28,K.Y.Pan and Z.W.’Xie 9701(holotype,PE!);Caohu,Yinping Shan,on cliff,1996-04-23,Shen Bao an PB2105(Isotype,in Herb.Wuhu Municipal Drug Bureau,Anhui).

  作者在1988年至1996年,曾多次到其原产地安徽巢湖银屏山实地考察,发现该种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主要区别为:叶为二回三出复叶;花单瓣,白色,野生。作者最早发现了本种不同于其他植物类群鉴定特征,并于1996年将此情况以通讯方式告诉了北京一位教授。作者认为。重瓣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栽培种)根本无稳定的性状特征.只是牡丹组(Sect.Moutan)的一个复合体。所以,银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D.Y.Hong,K.Y.Pan et Z.w.Xie)B.A.Shen作为重瓣牡丹Paeonia suffr。utleO—sa Andr.的种下级,显然是错误的,理应升级为独立的种。在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有一个类群为二回三出复叶,经检验,就是本种的栽培品。

  4.牡丹(重瓣牡丹,栽培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本栽培种产于我国各地,是常见栽培花卉植物。有很多学者认为,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牡丹组(Sect.Moutan)植物的复合体(杂交复合形成)。洪涛等在1992年一篇论述中认为:“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栽培牡丹品种群的统称。”洪德元也在1998年一篇论述中的第一句提出“紫斑牡丹是牡丹复合体(Paeonia suf-fruticosa complex)中一个自然的野生类群。”傅德志认为本栽培种是人工栽培驯化的产物。本种花重瓣,颜色多种,变异较大。我们认为,本栽培种根本无稳定的性状特征,是典型的复合体。

  本栽培种与以上二植物主要区特征:叶为二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宽卵形,3裂至中部,裂片再2~3浅裂或不裂,侧生小叶近无柄。花梗长4~6厘米;花直径10~17厘米,花瓣重瓣,多达20片上;雄蕊长10~17毫米,花药长4毫米。

  【药材性状鉴定

  1.凤丹:呈圆筒状,条粗细均匀,微弯曲,长4~20厘米,直径5~12毫米,厚3~4毫米,有纵剖开的裂缝,缝口紧闭,两端剪平,皮细肉厚。表面灰褐色(俗称香灰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白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色,具明显的细纵纹,并有发亮的牡丹酚结晶,习称“亮银星”。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粉质足。气芳香浓郁,味微苦而涩。

  2.连丹与凤丹主要区别特征:纵剖裂缝的缝口不紧闭,皮细。肉稍薄。栓皮脱落处呈粉棕色,断面粉白色或淡褐色,有粉性。气芳香。

  3.刮丹与凤丹主要区别特征:已刮去外皮,纵剖裂缝的缝口不紧闭。表面粉红色,在节疤、皮孔、根痕处,偶有未去净的栓皮,形成棕褐色的花斑。质坚硬。断面粉白色,有粉性。气芳香。

  【药材显微鉴定】根皮横切面:木栓层为4~8列木栓细胞,浅棕红色,类长方形或类方形,切向24~60微米,径向8~24微米。皮层数十列薄壁细胞,多切向延长,靠近木栓层3~5列细胞壁稍厚。韧皮部宽广,约为横切面径向的4/5,筛管群明显;韧皮射线宽1~3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50微米。

  粉末特征:淡灰白色。①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直径3~19微米,脐点明显,点状、星状、三叉状或裂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较大,由2~6分粒组成。②草酸钙簇晶直径6~50微米,含晶细胞无色,长方形,一般较小,有的细胞含数个草酸钙簇晶。③木栓细胞横断面观为长方形,长24~60微米,浅棕红色,表面观为类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④草酸钙方晶稀少,直径5~14微米。

  【药材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粉末作微量升华,升化物在显微镜下观察,为长柱形结晶或针状、羽状簇晶,滴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则结晶溶解而呈暗紫色。(检查牡丹酚)

  2.取本品粉末2克,加乙醚20毫升,振摇2分钟,滤过.取滤液5毫升,置水浴上蒸干,放冷,残渣加硝酸数滴,先显棕黄色,后变鲜绿色。(牡丹酚的反应,芍药根皮粉末显黄色)

  【商品规格

  1.凤丹

  一等:干货。呈圆筒状,条均匀,微弯,两端剪平,纵形隙口紧闭,皮细肉厚。表面灰褐色(俗称香灰色),质硬而脆。断面粉白色,粉质足,有亮银星,香气浓,味微苦涩。长6厘米以上,中部围粗2.5厘米以上。无木心、青丹、杂质、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长5厘米以上,中部围粗1.8厘米以上。无木心、青丹、杂质、霉变。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长4厘米以上.中部围粗1厘米以上。无木心、杂质、霉变。

  四等:干货。凡不符合一、二、三等的细条及断支碎片,均属此等。但最小围粗不低于0.6厘米,无木心、碎末、杂质、霉变。

  2.连丹

  一等:干货。呈圆筒状,条均匀,稍弯曲。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脱落处呈粉棕色。质硬而脆。断面粉白色或淡褐色.有粉性,有香气,昧微苦涩。长6厘米以上,中部围粗2.5厘米以上。碎节不超过5%。去净木心。无杂质、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长5厘米以上,中部围粗1.8厘米以上。无青丹、木心、杂质、霉变。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长4厘米以上,中部围粗l厘米以上。无青丹、木心、杂质、霉变。

  四等:干货。凡不符合一、二、三等的细条及断支碎片,均属此等。但最小围粗不低于0.6厘米,无木心、碎末、杂质、霉变。

  3.刮丹

  一等:干货。呈圆筒状,条均匀,刮去外皮。表面粉红色,在节疤、皮孔、根痕处,偶有未去净的栓皮,形成棕褐色花斑。质坚硬。断面粉白色,有粉性。香气浓,味微苦涩。长6厘米以上,中部围粗2.4厘米以上。皮刮净,色粉红,碎节不超过5%。无木心、杂质、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长5厘米以上,中部围粗1.7厘米以上。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长4厘米以上,中部围粗0.9厘米以上。

  四等:干货。凡不符合一、二、三等长度的断支碎片,均属此等。无木心、碎末、杂质、霉变。

  【生境分布

  1.多果牡丹(药用牡丹、八果牡丹) 本植物原产安徽皖南山区,在安徽宁国、泾县采集到野生植株。现主产安徽铜陵县、南陵县。

  2.杨山牡丹本植物的野生类型已极少见,模式标本由张家勋先生从河南嵩县杨山引到郑州。在河南西部卢氏县等地尚有野生居群,但已极少。本植物为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混生的三个类群之一。

  3.银屏牡丹本植物的野生类型仅见安徽巢湖银屏山。本植物为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混生的三个类群之一。

  4.牡丹(重瓣牡丹)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常见观赏花卉之一。药材主产于四川。

  【采集加工】一般在其生长4年后采收。秋季寒露前后挖取其根部,除去须根及茎基,趁鲜用小刀在根皮上划开一裂缝,抽去中间木心(木质部),或直接用手扭裂分开根皮与木心,剥取根皮,用手捋直,捏紧合齐裂缝,晒干,称原丹皮,其中产于安徽铜陵及南陵而质优者名凤丹皮,简称凤丹;产于其他地区而质次者名连丹皮,简称连丹。若先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皮后,再如上法剥取根皮,晒干,称刮丹皮,简称刮丹。

  【饮片炮制】迅速洗净,润软后切薄片,晒干。

  【性能功用】黑苦、辛,性微寒。归心经肝经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内服:6~12克,水煎服;或入丸、散服。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均不宜服用。

  【附注

  1.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2.实验证明,刮去外皮的刮丹皮,虽药材外形美观,但可导致其有效成分牡丹酚的含量降低。因此,我们认为不宜加工使用刮丹皮。

  3.关于牡丹皮的商品规格,凡是枯死、病株、霉变、含木心者以及土层上的青根一律不收。刮丹皮未刮净,符合连丹标准者,按连丹收购。

  4.作为牡丹皮药用的还有同属牡丹组(Sect.Moutan)多种植物。


最近更新时间:2018-09-16

相关文章

榔榆皮榔榆皮

鹿角霜的鉴别方法  鹿角霜为鹿角去胶质的角块,药材性状鉴定表面灰白色,显粉性,常具纵棱,偶见灰色或灰棕色斑点,气微,味淡,嚼之有粘牙感。...[详细] 蟾酥的鉴别方法  蟾酥的药材性状鉴定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鼻间;鼓膜明显,无犁骨齿,上下颌亦无齿,蟾酥的药材显微鉴定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详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正规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也恳请批评指正。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中药 | 网站地图 | 中药材名称大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Copyright © 2016 www.zhongy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药查询 京ICP备130044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