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学说是什么
如题,另外,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保健有没有关系?
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对《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著作产生了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灵枢》等医学典籍认为,人体气血在经脉中循行时,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盛衰开阖的变化,因而主张以十二经的五腧穴为基础,配合天干、地支变化来决定某天某时治病应取的穴位,进而产生了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的主要内容
子午流注是古代中医学家发现的医学规律,即每天12个时辰对应人体12条经脉,时辰在变,对应的人体经脉也有盛衰之变。子午中的“子”指子时(23∶00~1∶00),“午”指午时(11∶00~13∶00)。就一年来说,“子”是一年中农历十一月,为冬至节所在;“午”为农历五月,为夏至节所在。子午代表十二地支,具有时辰、阴阳、方位等含义。流注中的“流”指气血、津液、营养等在人体内的流动,“注”指注入营养、氧气、养分等。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
子午流注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在一天之内,气血在不同的时辰流经到不同经络,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这就造成不同的经络在不同的时辰值班当令,如果养生治疗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就会有好的效果。
子时气血流注于足少阳胆经,此时人体阳气下降,是休养的时期;丑时气血流注于足厥阴肝经,肝脏发挥解毒、造血的功能,人体在这个时候需要休息,让“血归于肝”;寅时气血流注于手太阴肺经,肺气调节和输布血液运行全身,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是人体气血由静到动的转化过程,气血不足或体虚的人这个时候容易早醒;卯时气血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最旺,有利于排泄,将体内的毒素和垃圾排泄出去,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辰时气血流注于足阳明胃经,胃经最旺,消化吸收能力最强,是吃早餐的时间;巳时气血流注于足太阴脾经,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的时候;午时气血流注于手少阴心经,此时阴气上升,不宜剧烈运动,有心脏病的要预防心脏病的复发;未时气血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经把水液归膀胱,糟粕送大肠,精华输送于脾,这时候人体血液中营养成分最多,喝杯水有利于保护血管;申时气血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最旺,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此时是人体排毒、泻火的好时机;酉时气血流注于足少阴肾经,此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这个时候要再喝一杯水,更有利于保护肾和膀胱;戌时气血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这时不宜过饱,宜散步,保持心情愉悦,准备休息;亥时气血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三焦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此时是孕育新生命的好时期,人体应进入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