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饮片炮制 > 桑白皮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药材来源】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根皮。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
【古代炮制方法】汉代有烧灰存性(《金匮》)。南北朝有焙法(《雷公》)。唐代有炙令黄黑(《千金翼》)。宋代有微炙(《圣惠方》),炒(《博济》)、蜜炙(《局方》),豆腐制、豆煮(《总录》)等法。明代还有酒炒(《粹言》)、麸炒(《奇效》)、蜜蒸(《入门》)等法。清代在炮制作用方面有进一步说明,如“桑白皮须蜜酒相和,拌令湿透,炙熟用。否则伤肺泻气,大不利人”(《逢原》)等。
【现代炮制方法】
1、桑白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2、蜜桑白皮: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桑白皮丝中,拌匀,闷润,文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透后及时收藏。桑白皮每100kg用炼蜜25kg。
【饮片性状】桑白皮呈长短不一的丝条状,宽3~5mm;外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切断面纤维性,体轻;质韧;气微,味微甜。蜜桑白皮表面深黄色,略有光泽,味甜。
【炮制目的】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
本品多生用,生品性寒,泻肺行水力强,多用于水肿,尿少,面目肌肤浮肿。蜜炙后性寒偏润,能缓和寒泻之性,并可润肺止咳,多用于肺虚咳喘。
【应用选择】
1、生用
(1)肺热咳嗽:常与桑叶、川贝母、丹皮、竹茹等同用,具泻肺热,祛痰止咳作用,用于肺火烁肺,咳则胁痛,不能转侧,甚则咳血,或痰中带血者,如桑丹泻白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2)水饮喘咳:常与麻黄、杏仁、桂枝、干姜等同用,具有化饮利肺,降气平喘作用,可用于水饮停肺,咳嗽喘急,胸膈满闷,如桑白皮汤(《本草汇言》)。
(3)水肿:常与生姜皮、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具有泻肺行水的作用,可用于水湿停滞,头面四肢浮肿,胸腹胀满,小便不利,如五皮散(《局方》)。
2、制用(蜜制品)
肺虚喘咳:常与黄芪、人参、五味子、紫菀等同用,能补肺止咳,用于肺气虚亏,咳喘短气。
【现代研究】桑白皮主含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和黄酮成分桑根皮素、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 等。又含有作用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并含鞣质和黏液质等。药理实验报道,桑白皮煎剂口服对家兔有显著的利尿和降压作用;桑白皮提取物对小鼠有镇静作用。生、制桑白皮经水浸法处理,可测定果糖含量。制品中果糖含量高低与炮制加蜜量呈线性规律性变化。桑白皮煎剂灌喂兔,桑白皮水提取物或正丁醇提取物给大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均有利尿作用,尿量及钠、钾离子和氯化物排出量均增加。从桑白皮、蒙桑中分离得到香豆素类、植物甾醇、黄酮类化合物,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抗癌、降压作用研究。以平喘、利尿作用为药效学指标,从桑白皮中分离得到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东莨菪内酯、β-谷甾醇和5,7-羟基香豆素,证明其中的东莨菪内酯为桑白皮平端、利尿的有效成分。从桑白皮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化合物,对呼吸道常见病毒有抑制作用。
用豚鼠离体气管条实验、豚鼠引喘实验、家兔及大鼠利尿实验、小鼠二氧化硫引咳实验比较了桑白皮炮制前后的平喘、利尿及镇咳作用,结果表明,蜜炙桑白皮对组胺所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对组胺所引起的气道痉挛也有明显保护作用,作用强度与炮制前相当,在镇咳、利尿实验中,蜜炙后的桑白皮利尿作用减弱,而镇咳作用增强。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炒制、焙制等。
2、文献摘录“皮取近木洗净,留白去青,并用铜刀咀成,恶铅忌铁,稀蜜拌透,文火炒干”(《蒙筌》)。“疏散清热,生用,人补肺药,蜜水拌炒”(《得配》)。“利水生用,咳嗽蜜蒸或炒”(《入门》)。
【总结】桑白皮从南北朝开始采用不同的方法炮制。近年来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生桑白皮和蜜炙桑白皮。认为生桑白皮性寒,泻肺行水之力较强;蜜炙品寒泻之性缓和,偏于润肺止咳。《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生桑白皮和蜜炙桑白皮,但临床上以生品应用为多见。
桑白皮有降压、利尿和镇静的药理作用,蜜炙对其所含成分和药理作用有何影响,鲜见报道。桑白皮蜜炙的意义亦值得研究。
最近更新时间:201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