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聚英的作者高武,号梅孤,浙江宁波人,嘉靖年间武举出身,喜读书,天文、律吕、兵法、骑射无不娴熟。他晚年研究医学,擅长针灸,著有《针灸聚英》《针灸节要》《痘科正宗》等,《针灸聚英》是其代表性著作。
高武亲自设计铸造了男、女、儿童针灸铜人各一座,作为定穴标准,这在针灸史上是少见的。
高武以针灸“诸书于《素问》《难经》多异少同”,乃“取其同,议其异,故以《聚英》名”。《针灸聚英》又名《针灸聚英发挥》,共4卷,卷首《集用书目》,简单介绍以前主要针灸著作16种;卷1论五脏六腑,仰伏人尺寸,手足阴阳流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其所属经穴之循行及主病,并附有经脉穴图;卷2介绍骑竹马灸法、东垣针法等各家针灸法及各种疾病取穴法;卷3介绍煮针、火针、温针、折针、艾炷、灸疮等法;卷4记述有关经穴、经脉、临床主治、补泻手法、针灸禁忌等针灸歌赋,最后以问答的形式阐述若干针灸治疗问题。
《针灸聚英》集录明代以前针灸学之主要成就,并用按语形式阐发己见。
《针灸聚英》具有以下特点。
一、继承前人思想,具有独到见解
一是崇尚经典。高武崇尚《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视为医学之源。他在《针灸聚英·引》中说:“不溯其源,则昧夫古人立法之善,故尝集节要一书矣。不穷其流,则不知后世变法之弊,此聚英之所以纂也。”
二是广采诸家之长。高武尊崇前人的经验,在《针灸聚英》中多次引用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等医家的学术观点和针灸经验,在经络、腧穴、刺法、治疗等方面均善采诸家之长而用之,对古人的经验推崇备至。《针灸聚英》收录的腧穴主治内容,远远多出前代书籍,这也归功于其博采众长。
三是有独到见解。如对《金针赋》中关于“人身左右不同”“男女气血上下不同”以分补泻之说,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认为“男女气血上下之分,固非素、难意,亦不必然也。”“人身左右不同,谬之甚也。”
二、重视解剖,取穴定位精准
一是重视解剖。《针灸聚英》共载有解剖图谱31幅,明确标注了脏腑的解剖位置,并描述了其形态功能,表明了高武对解剖学的重视,这在古代医家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二是辩证看待经络和解剖的关系。高武认为经络系统为机体的重要部分,并指出经络属于五脏六腑,将经络循行与解剖位置相结合,这是其对针灸学的贡献。
三是取穴定位精准。《针灸聚英》倡导正确取穴的思想,提出“骨骼标志取穴,穴正无疾不愈”的观点。强调以人体骨骼标志认真验证定穴,结合《针灸甲乙经》《铜人针灸经》互相鉴证。比如肾俞穴,过去以脐为标志取穴,高武认为,肥人腹垂则脐低,瘦人腹平则脐平,如果不论肥瘦,均以脐为标志丈量取穴,就会产生偏差,应该以骨骼为标准取穴。
三、首创子午流注纳子法
高武主张废弃当时流行的子午流注按时用穴法,即子午流注纳甲法。他认为,该法深奥难懂,又因师传不同,方法各异,使后人在学习和理解上多有困难。提倡用“定时用穴”法,创立了一种以十二经脉配属十二地支时辰的“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法,即现在所说的子午流注纳子法。
“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法是根据《灵枢》平旦(寅时)营卫运行五十度而大会于手太阴肺经的认识,按十二经脉流注的次序,一时辰一经脉相配合。依《难经》“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原则,当流注时辰到达,经气旺盛时,取其子穴用泻法;流注时辰已过,经气虚衰时,取其母穴用补法。以《灵枢·经脉》篇中所载十二经脉的“是动,所生病”及“寸口,人迎”脉诊法,来辨别十二经脉的虚实病态,故称“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法。又因其所用均是十二经的五俞穴,所以又名“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法。近人所用子午流注纳子法,实际是在高武立法基础上的灵活运用。
四、首创“东垣针法”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著有《脾胃论》等著作,强调胃气为本,倡导温补脾胃,对中医学发展有极大的贡献。后人多重视其在基础理论和方药上的宝贵经验,却忽视了他造诣颇深的针灸学术思想。
高武十分重视李东垣在针灸上的成就,仅在《针灸聚英》十二俞穴篇中就引用27处之多。他最先从李东垣的《脾胃论》中摘录出若干关于针灸的内容并收入《针灸聚英》,命名“东垣针法”,特立于卷2之中,并说:“东垣针法,悉本《素问》《难经》。近世医者,止读玉龙、金针、标幽等歌赋,而于先生之所以垂教者,废而不讲。”他认为,“东垣针法,深得《素问》之旨,人多忽之,各书亦不能载。”
“东垣针法”注重补土伸元,将补土伸元灵活用于针灸,指出,“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因情志、饮食、劳役损伤脾胃,导致胃气不行,元气损伤之初者,“当从胃俞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通过补足三里以伸元气,元气足,可滋六腑之阳。其他还有补火生土法,“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法等。
“东垣针法”中不但列举了足三里穴的应用范围,还指出了应用不当的后果,“若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苟错取穴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这也是高武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李东垣针灸方法的补充。
五、首创腧穴主治归纳
在《针灸聚英》中,改变了以往针灸著作随病附穴,杂乱无章的写法,在撰写腧穴部分时,按照穴名、定位、刺法及主治症候的格式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归纳,有的还配以历代名医对该穴的应用经验。如侠溪穴,足小指次指歧骨间,本节前陷中,足少阳胆经所溜为荥(水),胆实则泻之。素注:针三分,灸三壮。主胸胁支满、寒热伤寒、热病汗不出、目外眦赤、目眩、颊颔肿、耳聋、胸中痛不可转侧、痛无常处。东垣曰:先师洁古病苦头痛,发时两颊青黄、眩晕、目不欲开、懒言、身体沉重、兀兀欲吐,此厥阴、太阴合病,名曰风痰,灸侠溪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玉壶丸愈。这种归纳整理方法对规范针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针灸聚英》收录的针灸歌赋言简意赅,便于诵记和流传,对推动针灸学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针灸聚英》中重视针刺意外的处理,提出“指针灸伤”“治折针法”等前人忽视的内容。
《针灸聚英》集明代以前各家针灸学说,并有高武学术见解,取其同而论其异,内容广博,是一部对研究针灸学术具有重要价值的著作。同时,该书对针灸腧穴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对于腧穴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