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峰普济方》的作者张锐(存疑),字子刚,河南郑州人,宋代著名医家,曾任太医局教授、成州团练使等。张锐笃好医方医术,在行医治病的过程中注重辨证施治,特别是对辨病因、病位更为重视。他剖析病源,明辨部位,强调审因施药,据位施治,从而使遣方用药针对性更强,效果更佳。张锐认为,“古人方意有今人所不到者甚多”,其治疗有“意外不测之效”,于是从昔人方书中求之,审择荟萃,于绍兴三年(1133),以普济之心撰成一书,名为《鸡峰普济方》。
《鸡峰普济方》共30卷,现存26卷(缺第2卷、第3卷、第6卷、第8卷)。第1卷为诸论及炮制法,有医论70则,剖析病源,明辨病位,阐发治则、用药。第4~27卷按病证分类选录历代医方,分脚气、伤风、中暑、补虚等。第28~29卷列丹药制法。第30卷为备急单方,收录民间常用备急良方,单行本为《鸡峰备急方》。
《鸡峰普济方》记载效验良方3000余首,每列一方,详述病状,方简而法备。《鸡峰普济方》所载方剂多有沿用至今者,如参苓白术散、香苏散、常山饮等。单味之方,能直捣病所,如通便用麻仁、脱肛用木贼、小便不通用大蒜敷贴等,简便易行。
《鸡峰普济方》综合宋代以前医疗经验,有方有论,剖析病源透彻,发前人所未发。《鸡峰普济方》具有以下特点:
强调辨证施治,注重临床效果
一是强调审因施药。张锐在辨证施治过程中,注重辨别病源,强调临证找出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遣方用药。如在论述“喘而不得卧”时就列举了多种病因,若咳嗽而喘息有音不得卧者,是阳明经气逆也;若肺胀膨膨而喘者,皆当于春夏秋之交发作;若坐而不得卧,卧而气上冲者,是水气之客肺经等。在治疗上,张锐认为,只有针对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疗效更佳。如治疗积滞之证,辨明病因病源,何物所伤,选用不同的药物:肉食伤用硇砂、阿魏;鱼蟹伤用橘皮、紫苏、生姜;果菜伤用丁香、桂心;水饮伤用牵牛、芫花。
二是因人因性制宜。张锐强调因人施治。他认为人之五脏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倾之别,六腑有长短、薄厚、缓急、禀赋不同;有人天生强健,有人常年有病;有人不拘饮食,有人服食药饵;有人富贵,有人贫寒;有人多愁善感,有人天生乐观。人的性格、地位、处境不同,则患病的特点亦不一样,“常富者恶劳,骄惰者情消,多事则神劳,多语则气诤,多笑则腑伤,多恐则志慑,多乐则意逸,多喜则错忘,多怒则百脉不定,多恶则憔悴无欢,多好则昏迷不定”。人的禀赋、性情、好恶不同,疾病的转归也千差万别,临证辨治和用药也应辨人识证、因人制宜。
三是注重据位施治。张锐十分重视明辨病位,他认为只有辨明病邪部位(在表在里、在经络、在脏腑),才能投药准确,收到好的治疗效果。如水肿,将水肿按照发生的部位以及先后顺序分成不同类型,施以不同的治法:“青水先从面目肿,大戟主之;赤水先从心肿,葶苈主之;黄水先从腹肿,甘遂主之;白水先从脚肿,上气而咳,藁本主之;玄水先从面肿,至足肿,芫花主之;黑水先从足趺肿,连翘主之;风水先从四肢起,腹满大,身尽肿,泽泻主之;石水先从四肢,小腹肿满大,桑白皮主之;里水先从小腹满,巴豆主之;气水乍盛乍虚,乍来乍去,赤小豆主之。”
仔细审证,判断疾病转归
古人心中的名医标准,并非能治愈所有疾病,而是对疾病的预后转归能准确判断,采取相应措施。如《左传》中的医和、医缓,《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后汉书》中的华佗等,皆是如此。
张锐十分重视疾病转归及其预后。在判断预后的方法上,张锐强调全面审察、仔细辨别,形体上应“先定四时之脉便取太过不及、虚实冷热寒温、至数损益、阴阳盛衰、五行生克、脏腑所属”“然后取其人形神、长短肥瘦、气候、虚实、盛衰、性气高下”,以及病人的其他具体情况,诸如贫富、老幼、强弱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疾病的预后。
在审证判断预后的同时,张锐还强调,如果治疗得当,死证亦可转为易治之证。如“五实者死,五虚者死”。但“亦有生者”,如“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万不可“见虚实病重不急救治,枉致其死”,医家要“仔细详之”。
发展医学理论,注重药物炮制
《鸡峰普济方》在对各种疾病的论述中,注重剖析病源,发前人之未发之处甚多。如泻痢,“方论泻痢,只言是脾胃病”“而不知肝肾气虚,亦能为泻痢”“门户束要,肝之气也。肝气厥而上行,故下焦不能禁锢而泻痢。肾为胃关,门户不要,故仓廪不藏也。若病泻痢,其源或出于此”。他强调肝肾气虚亦能导致泻痢,阐明其病理机制,发展了医学理论。
《鸡峰普济方》第1卷专设炮制法,对186种常用中药采用综合论述和分别论述的方法,阐明其炮制方法。所用炮制方法有:研、煅、粹、煨、火飞、烧、焙、浸、炒、姜制、炙、炮等。对于哪些应炮去皮脐,哪些须用汤洗,某药应去核,某药须炒黄、炒黑,以及炮洗时间、煅炙程度等均有详细的阐述。如半夏汤洗7遍、白花蛇去骨去皮、鳌甲醋炙黄等。
每味药下有单味药制法,方后亦有制法。如麦门冬煎方,“生麦门冬挤汁、生地黄汁、生姜汁、杏仁(捣膏)”“右先捣罗贝母等四味药为细末入麦门冬汁、杏仁膏等于银锅内搅均匀,以慢火煎成膏,收于不津器中,非时取一茶匙含咽津”。
对各种外用膏药和丹药的炼制方法也有详细记载,如“云母膏”“合烧朱砂法”等,不但炮制精细,要求严格,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丰富了中药材加工知识。
《鸡峰普济方》言辞精练、文风朴实、选方实用、论理精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至今仍是教学和临床的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