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一】生肌膏,出自《外台秘要方·卷二十四·痈疽发背九门·发背》
【组成】麝香(现用人工麝香)60克,枣皮灰150克,生麻油120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用武火煎熬至沸腾十余次,直至稀稠如膏。
【功效与作用】扶正补虚,敛疮生肌。
【适应证】疮疡已愈,用其生肌。
【用法用量】取膏适量,摊涂旧布上,贴疮,膏起作用后逐渐减量。
【特别提醒】可以吃白羊头肉,不能食豆。
【出处二】生肌膏,出自《普济方·卷三百三·金疮门·金疮止痛生肌》
【组成】白芍、薰陆香、胡粉、于姜各40克,油160克,蜡80克。
【制法】将上药研末,用油和蜡煎熬成膏。
【功效与作用】活血定痛,消肿敛疮。
【适应证】金疮,兼治一切打损疮。
【用法用量】每用适量,摊于油单纸上,外敷疮口,日换药2次。
【说明】方中胡粉有毒。
【特别提醒】本方外用,不宜内服。
【出处三】生肌膏,出自《普济方·卷三百三·金疮门·金疮止痛生肌》
【制法】将上药加入猪油80克、黄蜡(胡桃仁大)中,共同煎熬成膏。
【功效与作用】解毒定痛,消肿敛疮。
【适应证】金疮、炙疮、火烧疮等。
【用法用量】每用适量,摊于油布上,外贴疮口。
【特别提醒】本方外用,不宜内服。
【出处四】生肌膏,出自《奇效良方·卷五十六·正骨》
【组成】胡粉、白芍、乳香、于姜各50克,油200克,黄蜡100克。
【制法】将上药研为细末,以油、蜡相和,煎如膏。
【功效与作用】生肌敛疮。
【适应证】金疮及一切打损疮。
【用法用量】取适量贴疮。
【说明】方中胡粉有毒。
【特别提醒】不宜内服。
【出处五】生肌膏,出自《普济方·卷二百七十七·诸疮肿门·灸疮》
【组成】防风、白蔹、赤芍、当归、川芎、桑白皮、杏仁、木香、丁香、甘草、乱发、柳枝各40克,黄丹200克,麻油600克。
【制法】上药除木香、丁香捣罗为末外,其余一并切细,用油浸泡一夜,小火煎熬,直至柳枝色黄黑,过滤去滓澄清,加入黄丹边搅边熬,至黄丹色稍黑,滴水成珠,兑入木香、丁香搅拌均匀,膏即成,瓷器收盛。
【功效与作用】解毒疔疮,消肿止痛。
【适应证】灸疮久不瘥。
【用法用量】先用柳枝煎汤清洗疮口,再视灸疮大小,取本膏适量,用纸均匀摊贴疮上,每日换2—3次。
【特别提醒】本方外用,严禁内服。
【出处六】生肌膏,出自《刘涓子鬼遗方·卷二·生肌膏》
【组成】大黄、川芎、芍药、黄芪、独活、当归、白芷各50克,薤白100克,生地黄50克。
【制法】上药合薤白一起切碎,与猪脂1500克合煎,不断煎煮,反复浓缩,直至白芷色变黄则膏成,绞榨去渣。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适应证】痈疽金疮之症。
【用法用量】取膏适量,磨疮。
【说明】一方中薤白50克,生地黄100克。
【出处七】生肌膏,出自《十便良方·卷三十三·治一切疮肿等疾诸方》
【组成】乳香25克,槟榔、杏仁各50克。
【制法】先将杏仁去皮,捣研如膏,再将余药捣研为细末、过筛为散,取炼猪脂100克,黄蜡10克,同杏仁一起煎煮,直至膏成,盛于瓷器中贮存。
【功效与作用】散瘀敛疮。
【适应证】金疮、灸疮、火烧疮。
【用法用量】取膏适量,摊涂在纸上,贴疮。
【禁忌证】寒证不宜。
【出处八】生肌膏,出自《十便良方·卷三十三·治一切疮肿等疾诸方》
【组成】乳香、蜡各100克,羊肾脂50克,油500克。
【制法】将上药与油一起煎熬成膏,绵布过滤,置于干燥容器中贮存。
【功效与作用】强筋壮骨,散瘀疗伤。
【适应证】金疮兼治一切打损疮。
【用法用量】取膏适量,涂疮。
【出处九】生肌膏,出自《类证治裁·卷七·痔漏论治·附方》
【组成】鸡蛋黄1000克,轻粉、乳香、血竭各50克,龙骨100克。
【制法】先将鸡蛋黄熬油备用,然后将余药打成粉状放入熬制好的蛋黄油中调和为膏。
【功效与作用】敛疮生肌。
【适应证】穿肠漏,漏眼不平,肌肉腐败。
【用法用量】用鸡羽毛蘸药膏适量,涂于患处。
【说明】方中轻粉有毒。
最近更新时间:202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