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饮片炮制 > 木鳖子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药材来源】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r(Lour.) Spreng.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剖开,晒至半干,除去果肉,取出种子,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去壳、细切、麸炒”(《理伤》)的方法。宋代有烧令烟尽(《博济》)、炒焦(《局方》)、制霜(《朱氏》)等法。金元时代有干炒(《儒门》)、醋制(《瑞竹》)的方法。明代有去壳麸炒、去壳炒熟或炒黄、烧存性(《普济方》)、焙制(《保元》)、油制(《正宗》)等炮制方法。清代则用陈土炒(《奥旨》)、慢火炒焦黑(《金鉴》)、油制(《串雅补》)、火酒浸(《拾遗》)等方法炮制。
【现代炮制方法】
1、木鳖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去壳取仁,捣碎。
2、木蹩子霜:取净木鳖子仁,炒热,碾末,用吸油纸包裹,外加麻绳包紧,压榨去油,反复多次,至纸上不现油迹,色由黄变灰白色,呈松散粉末状时,研细。
【饮片性状】木鳖子为不规则的碎块。呈黄白色,碎块的一面有时可见绒毛样的灰绿色内果皮,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木鳖子霜为灰白色的松散粉末,味苦。
【炮制目的】木鳖子味苦、微甘,性温;有毒。归肝经、脾经、胃经。具有散结消肿,解毒疗疮,止痛的功能。
生木鳖子有毒,多供外用,内服宜慎。常用于痈疮肿痛,跌打损伤,鼻渊,痔漏,秃疮等。木鳖子制霜后毒性降低,可入丸散剂内服,其功用与木鳖子同。多用于筋骨疼痛,脚气水肿,瘰疬等。
【应用选择】
1、生用
(1)痈疮肿毒:单用本品醋磨调敷,治痈疮肿痛,有饵毒,退肿,止痛的作用。亦可配草乌、小粉、半夏,炒焦,研细,以水调敷(留出疮顶),治一切诸毒,红肿不消,如乌龙膏(《金鉴》)。
(2)痔漏:配伍荆芥、朴硝,煎汤熏洗,治疗痔疮(《普济方》)。
(3)跌打损伤:用本品去壳,配伍桂(去粗皮)、芸台子(酒浸研)、丁香,研和均匀,用生姜汁煮米粥摊纸上,将药末掺入粥内,裹之,一日一换,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如木鳖裹方(《总录》)。
(4)鼻渊:配伍黄柏、黄连、当归、大黄等药,作成外用膏,睡前贴于鼻上部(先用湿布拭净鼻上部),早上揭下。能清热解毒,活血,用于鼻渊,证见鼻塞流涕,头痛,记忆力减退(《临床方剂手册》)。
(5)癣病、秃疮:用本品去壳,醋磨取汁,睡前涂擦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搽药前用盐水洗净患部),用于牛皮癣、干癣、秃疮等。
(6)牙痛:用本品去壳磨醋,用棉花湿敷,有止痛作用。
(7)咽喉肿痛:本品配山豆根、木香,共为细末,吹咽喉,用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能消肿止痛,如木鳖散(《中药临床应用》)。
2、制用
(1)筋骨疼痛:可与川乌、白芍、乳香等同用,治筋脉骨节、手足腰背诸般疼痛,挛缩不伸,有祛风活血,散寒止痛之效,如张走马家飞步丸(《朱氏集验方》)。
(2)脚气:可与草乌、威灵仙、白芍、北细辛、没药配伍,糊丸如梧桐子大,食后临卧服7~10丸,木瓜汤下。用于寒湿脚气,疼痛彻骨,不能行履,能散寒除湿,止痛,如乌药丸(《朱氏》)。
(3)瘰疬:用木鳖子2个,去油,研碎,以鸡子调和,蒸熟,每日食后服,治瘰疬发歇无已,有解毒散结作用,如木鳖膏(《仁斋直指方》)。
【现代研究】木鳖子含脂肪油约44%,油中含多种脂肪酸。鳖子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41.91%,且大部分是具生物活性的物质。含多种皂苷,其皂苷元有木鳖子酸、丝石竹皂苷元及木鳖子素水解产生的齐墩果酸等;
还有游离的齐墩果酸、氨基酸、甾醇、海藻糖。
木鳖子具有:①细胞毒性:木鳖子素有很强的细胞毒性;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木鳖子的水浸出液、乙醇一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对狗、猫及兔等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但毒性较大,无论静脉或肌内注射,动物均于数日内死亡。木鳖子皂苷于大鼠静脉注射,可使血压暂时下降,呼吸短暂兴奋,心搏加快。
木鳖子制霜后,除去大部分油质,从而使毒性降低,作用缓和。实验表明,依靠传统方法和标准,控制木鳖子霜含18%~20%的脂肪油,是有一定道理的。木鳖子制霜后总皂苷含量有所升高,可能是因为制霜过程中加热炮制,促进了有效成分的溶出。
木鳖子手工去壳去种皮,费工费时。据报道,有人采用将去净外壳的木鳖子放入沸水中加热2~3分钟,捞出,用毛巾等物搓去种仁绿色表皮,然后洗净,轻炒干燥。另据报道,采用CY-2型炒药机炒制木鳖子,提高生产效率10倍,可避免去不净绿表皮而影响药物功效。
【附】
1、近代的炮制方法还有炒焦、煨制、砂烫等。
2、文献摘录“木鳖子仁,每个作两边,麸炒过,切碎再炒,去油尽为度。”(《纲目》)
【总结】木鳖子历代的炮制方法较多,虽然单独提出去油制霜的资料不多,但实际上很多炮制方法都间接地说明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木鳖子中的油分,甚至外科用木鳖子也要求去油,如《本草求真》云:“入外科治疗,用时除油”。在内服的古方中炒用和要求去油者较多;但生用者也不仅仅限于外用。由于木鳖子毒性较大,故现今临床上多作外用,内服者较少,即是内服,也常制成丸剂(或其他成药),便于控制服用剂量。
最近更新时间:20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