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材种植 > 草豆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 lpinia katsumadai Hayata],多年生草本。别名草蔻仁、偶子、假麻树等。具有燥湿健脾、暖胃止呕功能。主治脘腹胀满冷痛、不思饮食等症。主产于广东、云南、贵州、台湾等地,目前广西、海南也有栽培。
生长环境:草豆蔻生长于山坡草丛、疏林、林缘或林下山沟、河边湿润处。喜温暖、湿润的坏境,不耐寒,稍耐荫蔽。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深厚、湿润的砂壤土最好。
种植技术
一.整地、施肥:选肥沃、深厚、湿润的夹沙土栽培。也可选肥沃的山谷或溪旁或田边土坎。翻整土地,施足基肥,整细耙平,做130厘米左右宽的畦。
二.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①选种:应选择生长健壮、高产的草豆蔻母株,待其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摘,晒干脱粒作种用。一般在秋季播种,也可在次年春季(种子需沙藏)播种。
②播种:条播,行距30厘米,播幅约10厘米,每行播种50粒左右,盖细土或草木灰约1厘米厚,最后盖草。土干要灌水,出苗时,揭去盖草,苗高约5厘米时匀苗,每沟留壮苗约20株,随时除草,追施入畜粪水2~3次。
③定植:播后1~2年,苗高60~120厘米时,可出圃定植。草豆蔻定植季节一般在4月上旬前后,按株距150厘米,穴宽约30厘米,深约15厘米,选阴天或小雨天时定植,每穴栽苗1~2株。
(2)分株繁殖:将母株带芽的根茎挖出,分株种植,每丛有苗2~3株,种后盖肥沃细土6厘米左右踏实,如遇干旱应淋水盖草,以提高成活率。
栽培管理
一.田间管理
(1)追肥、培土:栽后15天,每667平方米追施稀薄人粪尿1500~2000千克。开花结果期间停止施用氮肥,改用促花促果的磷肥、复合肥等。为了能使植株正常生长,促进分蘖发育,提高结果率及果实产量和质量,应进行适当的追肥。每年每667平方米追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 500~2000千克2~3次,每次并适当配施磷、钾肥,施肥时期为每年4~5月及7~8月,以利于开花结果。在夏秋季节采果后应适当培土,以促进分枝和根系生长。
(2)中耕、除草:草豆蔻苗期未开花前,要除草4~5次,开花结果后除草3~4次。收获后,当老苗逐渐变黄枯萎时,应将枯株、死叶剪除,清理干净,特别是冬季更要注意清洁田园,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防旱、遮阴:草豆蔻喜湿润,忌干旱,因根系较浅,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少雨季节,应及时浇水,特别是花果期,更要保持土壤具有充足的水分。全光照对植株生长不利,要在植株周围或畦间种植高秆作物适当遮阴,荫蔽度保持在40%左右。
(4)人工授粉:草豆蔻自然结果率仅为开花的20%~33%,花丛中昆虫活动较少,影响授粉,可在花期的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用人工的方法将花粉抹在雌蕊的柱头上,可提高结果率。在孕穗期喷施0.15%的硼酸溶液和2%过磷酸钙溶液3次,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5)间种:在草豆蔻种植的一、二年期间,由于植株较小,可在未封行前于草豆蔻行间间种矮秆药材、粮食或蔬菜等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光能,增加收益。
二.病虫害防治
(1)立枯病:严重时会造成草豆蔻幼苗成片倒苗死亡。
防治方法:拔除病株,病穴周围撒石灰粉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2)叶斑病:该病为害草豆蔻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影响植株正常生长,进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冬季注意保持田园清洁,发现病叶、枯残茎枝及时清除,集中烧毁,严格防止病害蔓延:对已清理过的病株,用1:1:200的波尔多液进行喷洒防治。
采收与加工
1.采收:在夏秋季节,当草豆蔻果实开始由绿变黄近成熟时即可进行采收。
2.加工:草豆蔻采回后,在太阳下晒至果皮开裂时,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通常采用木箱或纸箱封装,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草豆蔻以身干、无杂质、无霉变为合格,以个大、饱满、气味浓者为佳。
最近更新时间:2021-11-08